半月斗鱼属于热带鱼吗?
斗鱼是原产于泰国和老挝的河流和潭水中的一种鲤鱼,因为喜欢集体斗杀,好斗善斗而被誉为“泰国锦鲤”。近年开始广泛应用于观赏鱼的培育。斗鱼虽然身为鲤鱼,但其地理分布却不在传统“鲤鱼”范畴之内。
“鲤鱼”一名是中国的俗名,根据《本草纲目》所记,鲤鱼最早生于海州。现代生物学和地理学的研究认为,鲤鱼起源于中亚底的伊赛克湖(大淡水鱼始祖),从那里先繁殖于西伯利亚的帖木尔加尔湖,而后向南进入中亚的里海、咸海东岸,再进入欧亚大陆的几乎所有的淡水江河内。公元初,鲤鱼传到非洲,16~19世纪鲤鱼传到了北美。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早在南宋时期中国人就已知道斗鱼,即“子鱼”。“斗”,古代称“鬭”,有比赛意,《汉书·孙宝传》有“嵗时辟廱斗禽”之语,《晋书·虞洽传》有“争斗相残”之句,《南史·王僧虔传》有“斗鸡走狗,游新亭(寺),驰射繁集,埒于都市”。
从宋代开始,中国的诗人词人把斗鱼写入自己的作品,包括苏轼、辛弃疾、陆游、刘克庄等,这从他们的许多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如:“醉对宝鼎挥玉腕,目送飞鸿排紫烟。归来绮席犹犹残醉,落日山前水欲眠。”(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山边寺》);“斗鸡过拂,赌盏归扶醉,天意与人归”(梁伊东《鹧鸪天》);“归来寂寞倚空壶,人间万事不解语,惟有斗鸡山菊,似与共结平生”(刘克庄《鹊桥仙》)。
显然,这里的“斗鸡”,即指斗鱼。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推测中国的斗鱼出现在11~12世纪之间。到了明代,斗鱼更受人们喜爱。甚至朝廷礼官也把斗鱼列入供品,据《明史·礼仪六》所记,春暮有“斗鱼”之象,明孝陵祭表“用鳖一份,斗鱼二”,可见那时斗鱼被当做珍品。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绘画中,经常出现斗鱼,特别是宋代画院画家的作品。
日本在元代便有了斗鱼。17~18世纪,斗鱼传到欧美各国。
现代生物学和地理学的研究证明:所有鲫鱼都属于鲤科,这一科有200-300种鱼,几乎遍布全世界。斗鱼,学名战鱼,也有叫鲫鱼的。产地南海,据《本草纲目》所记,产南海,今南海、江、浙、燕、赵水中皆有之。春天,雄的斗鱼发情,常常为争夺雌鱼而互相搏斗,故又名“角鱼”、“独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