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可怕吗?

戚阿玲戚阿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弓型虫又称为寄生虫中的“奥斯卡”,因为它总是试图把自己伪装成食物的样子,从而骗取消化道的吸收,它首先会将自己包裹在由肠粘膜细胞分泌的黏液中,然后形成囊性包块,这一招类似于寄生虫中的变形金刚,能随意改变外膜的形状和颜色以应对环境的变化。 除了以上防御机制,它对人类的危害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作为病原体感染人后引起一系列症状如乏力、发热、食欲差、恶心等,但是一般来说症状比较轻微而且持续时间短;

2、作为寄生虫在胃肠道里蠕动时可能会损伤消化道本身,此外由于消化液的分解作用,可能引起腹泻,如果次数较多应及时就诊补充液体防止脱水。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表现只是在极少数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绝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健康人是没有症状的!!!因此很多人会忽视它的存在。

因为弓型虫属于条件致病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诱发疾病,比如抵抗力下降,所以一般健康人群不需要担心。但是下列人群应该特别注意预防:

1孕妇:怀孕期间女性应尽量避免接触猫,同时不吃生肉,生熟砧板要用开水清洗;

2有虫卵的地方:下水道、粪便等可能有虫卵的地方都需要注意清洁;

3免疫力低下者:比如糖尿病、肿瘤患者应当积极控制血糖,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居万梅居万梅优质答主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可寄生在人体、动物的体内多个脏器的有核细胞内,其中以脑、脑膜及眼内的寄生最常见。此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视网膜脉络膜炎。

弓形虫病流行很广,在猫和猫科动物中的感染率最高,并以其身体内的淋巴结作为寄生的首选部位。因此,此病也被称为“猫淋巴结虫病”或“弓形体淋巴结炎”。人也有较高的感染率,据调查,我国一般成人的带虫率为3%-5%,有的地方达到50%。虽然感染率很高,但多数终身不发病,实际上发病者不足1%-5%,因此,人们通常对此疏于防范。

弓形虫病的病原体为刚地弓形虫,这是一种原虫,它在猫和猫科动物的体内可形成包囊并经粪便排出体外。外界的弓形虫包囊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保持感染性达18-24个月之久。人和动物通过摄入被包囊、虫体污染的水、食物等经口感染弓形虫,也可以通过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孕妇感染后,经胎盘传播给胎儿可引起弓形虫的先天性感染。

后天弓形虫感染通常多无临床表现或仅有轻微类似流感样症状。如出现弓形虫眼病,通常是在感染后数周至数年偶然被发现的黄斑感染,可形成眼底瘢痕,严重损害视力。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婴儿在出生时大多数发育不良,常出现视网膜脉络膜炎等多脏器病变,病情较重,常致死。

弓形虫病给孕妇及其所娩出的胎儿造成威胁,有资料表明,此病是造成流产、早产和先天性缺陷儿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所娩出的胎儿带有先天性弓形虫病,即使幸存者,生后也由于脑、眼受损严重,成为畸形儿或智障儿。

为了保证优生优育,育龄妇女、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妇女,应重视弓形虫感染的防治。一是积极到防疫部门,进行弓形虫IgM抗体检查。这是感染近期弓形虫的证据。如检查有IgM抗体阳性,暂不宜怀孕,应积极治疗,使之转阴后再考虑怀孕。二是弓形虫抗体阴性者,也应高度警惕,积极预防,避免食用生的或半生不熟的肉蛋(如涮羊肉、生滚鱼汤、生鱼片、醉蟹、糖醋里脊等),平时进食的蔬菜、瓜果等要仔细洗净(可用开水烫洗)后食用,以免残留于其上的虫卵经口进入人体而感染此病;三是严禁接触猫及猫科动物,尤其是不要接触其排泄物(包括猫窝、猫用的食盘、水盅等用具及其它物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