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身上发白怎么回事?
这应该属于水霉病,又叫白毛病,常见鱼类疾病之一 。主要原因是换水量过少或者不到,导致水体浓度急剧下降,从而引发的寄生虫(水霉菌)感染;另外就是新买的鱼本身带有寄生虫,或者刚买的鱼泡水后感染。 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的时候,只是感觉到鱼儿不太对劲,游动缓慢,不爱吃东西或吃得很少,身体轻微的浮肿,这时候如果及时加温到30度左右,并且坚持7天左右,大部分可以恢复过来。但是,这个时候体表已经出现白色絮状物(菌丝体),肉眼看上去非常的不舒服,同时,由于皮肤组织被真菌侵入而导致发炎,因此会有鱼鳞脱落和皮肤溃烂的现象出现。
当白毛病进入中后期阶段,可以看到鱼的全身都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白色粉末,这是因为菌丝体不断生长而形成的堆积,虽然不会对鱼造成致命的杀伤,但是这会严重影响鱼的观赏性。想要清除这些菌丝体,可以通过刷洗鱼缸底部或者更换1/3以上的新水来解决。
如果到了白毛病末期,可以看到鱼的身体表面有裂纹甚至腐烂,这时如果不加以处理,鱼儿就会丧命。 治疗白毛病的方法很多,例如提高水温、全缸泼洒盐量增加、使用药物杀菌等。但是对于新手而言,最好采用最简单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方法——提高水温到30℃以上并持续2周时间。因为此病是由水中的真菌引起的,高温可以有效的杀死菌类。需要注意的是,在升温期间一定要保证温度的稳定性,切忌突然提升温度,这样会对鱼儿造成很大的伤害。
1、水质问题:水质恶化容易导致鹦鹉鱼身上发白,要定期对水质进行搅动和清理,清理食物残渣以及排泄物等。2、换水不当:一次性换水太多,或者用到了生水,都会导致鹦鹉鱼发白,要在以后换水时使用温热的,一次换20%。3、病害原因:生病也可能导致鹦鹉鱼身上发白,要分析发白的诱因,通常在换水之后会自行恢复,注意要保证水质良好。4、温度过低:过低的温度容易导致鹦鹉鱼身上发白,通常在28-30度的温度下正常生长。
导致鹦鹉鱼发白的原因
1、水质问题水质变差,食物残渣、排泄物的积累都容易导致鹦鹉鱼发白,要对水进行搅动,使底部的杂质上升,同时清理掉水里的杂质,保持水质的干净,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换水不当一次换水太多,或者用到了生水,会打乱水体的平衡,导致鹦鹉鱼被刺激发白,之后换水时要注意水温,通常温热的水比较接近水温,不要用生水,同时一次只换20%。
3、病害原因鹦鹉鱼得病也会导致发白,通常生长环境不良好就容易被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这时鹦鹉鱼发白,通常在换水之后会自行恢复,如果持续发白,有病害症状的时候就要治疗。
4、温度过低过低的温度导致鹦鹉鱼发白,通常在28-30度的温度生长最好,低于这个温度就会导致鹦鹉鱼发白、运动能力下降、张嘴呼吸等,所以要提高温度,创造温暖的环境,这样它能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