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是怎么看东西?
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人眼主要靠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视锥细胞)来成像,这些细胞对色彩非常敏感,同时负责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我们主要靠视网膜里的杆状细胞(视杆细胞)来成像,这些细胞对于移动的物体非常敏感,但既不负责提供色彩,也无法提供高分辨率。注意,在我们的视网膜中央区域内,主要分布的是视锥细胞,在外围区域中,则主要是视杆细胞。
狗狗们的视网膜中也有类似构造,不过它们的锥状细胞数量明显要少得多,而杆状细胞更多。这一方面可以让它们拥有更好的夜视能力,另一方面则减少了可分辨的色彩数量。在色彩可分辨性方面,我们人类有3种类型的视锥细胞,分辨效果非常突出,而狗子们在这方面有点类似于我们人类中的红绿色盲患者,它们的视网膜上只有两种类型的视锥细胞。这一区别可以通过检查两者的视网膜反射光谱来确认。
狗子们的色彩视野与红绿色盲的人类患者是类似的。在可见光谱的蓝/绿波段,它们的视野更接近于人眼,但在更长波段(红色和更深红色),色彩信息会减弱。也就是说,它们能分辨出蓝色和黄色,但在区分红色和绿色方面存在困难。
不过,这种色彩视野的减弱可以用它们优秀的夜视能力来弥补,后者是得益于它们有更多类型的视杆细胞,以及具备较大的瞳孔和反光膜。反光膜是一组反射镜,可以让少量进入瞳孔的光线多次偏转散开,这样即便在极暗光线条件下,视网膜也能获得足够的信号。狗子们的色盲程度因狗种和个体而异,主要取决于它们具备多少种类型的视锥细胞。
人类视力(与大多数其它灵长类一样)在所有动物中是名列前茅的,我们的分辨率在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上的分辨率是1′的角分辨率,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足以分辨出任何与视网膜距离在1.5米(5英尺)以上的、有1.5毫米间隔的两点。这种敏锐度在动物界是数一数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