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怎么过夏天?
松鼠属于啮齿目、松鼠科,该科共有15属250余种,在我国分布的有5属,26种和3亚种。在我国,人们通称的松鼠,常指松鼠属中的种类,主要有普通松鼠、灰松鼠和东北松鼠等,它们的习性和对贮藏食物的要求相似。贮存食物主要是指坚果或植物的种子。松鼠为什么要在秋天贮存食物以备冬天食用呢?这与它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松鼠不能像熊和蝙蝠等动物那样,在冬季进行休眠,而是整个冬天都出来觅食。但是,冬季食物来源变得极为贫乏,尤其是它们最喜欢的坚果极为难觅。如果在冬季大肆“搜寻”食物,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也不能保证足够量的食物摄入。所以,秋天贮存食物,可以减少冬季觅食的劳役,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营养来维持生命。
松鼠贮存食物的方式比较特别,它们在贮存食物时,会把坚果等食物埋在落叶的枯枝下、树洞里或土坑中,然后,用树枝或碎石块掩盖。到冬天取食的时候,它们既可以根据残留的标记,也可以凭着灵敏的嗅觉寻找到贮存过的食物。
但是,人们发现,松鼠在贮存食物的时候,往往是藏得太多,吃不掉,这是为什么呢?是松鼠的记忆力问题,总是忘了这儿还有一处地方藏着食物呢?还是松鼠太贪婪,老是藏食物,根本没想将来能否吃得掉呢?其实都不是,这是保证度过严冬和翌年春季食物贫乏期的必要贮备。有相当一部分的食物,都被松鼠的“邻居”偷吃掉了。但是,松鼠在贮藏食物的过程中,总会丢掉一部分,这样,被动物吃掉一部分后,就不会有很大的缺损。同时,这些“漏网”的食物,一部分得以发芽生长,为后代松鼠创造了生存的条件,也更利于它们的繁衍。
另外,松鼠在贮藏食物的过程中,总是“多处藏,少量放”。这样,万一一处被发现和偷吃,对总的贮藏量影响不大。因此,这在客观上又增加了其他动物偷吃食物的难度,增加了自己食物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