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白点病怎么判断?
白点病是鹦鹉鱼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病原体是白色的海水小瓜虫,这种虫体寄生于水族箱水质不良的容器表面、其它鱼体表和鳃部。得白点病的鹦鹉鱼主要的表现症状就是,鱼体表和鳃上有小白点出现,像是鱼体表长了一层白毛。当鹦鹉鱼得上白点病后,食欲会受到影响,常有摩擦身体的举动,呼吸急促,若病害影响到神经系统就会摆动不安,最终麻痹而死。鹦鹉鱼白点病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寄生虫检查法
将患病鹦鹉鱼放在盛水的容器内静止不动,隔2分钟全部泼出清水添加新水,经过3-5次即可看见容器底及四壁有白色小点缓缓移动,这是海水小瓜虫的棘皮幼虫。也可以将患病鹦鹉鱼患病部位用小刀刮下少许皮肉,加入一滴水在显微镜100倍视野下观察,可见大量带有圆形胞囊的小虫(海水小瓜虫幼虫)。
2、病理确诊法
取病鱼鳃或体表寄生虫,显微镜196倍检查幼虫形态,身体分前后两端,前端稍圆,后端稍尖,全身布满圆筒形纤毛。虫体前端有排泄口和一个不透明的色素斑。从前端正中伸出一根长鞭毛,其周围又有2根较短的鞭毛。体后端开口为摄食口,周围有40多根放射状排列的极鞭毛。根据幼虫的特征确诊。
3、人工感染法
把严重感染白点病的鹦鹉鱼捞出,放入备有2000ml老水(自来水浸泡一个星期以上)的水盆中静止5分钟后捞出病鱼,将水盆中未经过滤的老水倒入小玻璃缸(2500-5000ML),把5尾以上体长为5厘米、身体健康的鱼放入小玻璃缸内养殖,5天后检查鱼体发病情况。如果鱼体出现白点,即可确诊为白点病;如果鱼体未出现白点,即可排除白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