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画眉鸟有时候自己会带帽?
在自然界中,很多动物都有自带“超能力”的神奇现象,比如变色龙能随时改变颜色、变色龟的外壳颜色随着环境改变等等。而最近在国外的一次鸟类摄影比赛中,摄影师托比亚斯拍的一组照片,就记录下了画眉鸟“帽子”的形成过程。那么,画眉鸟的“帽子”是怎么来的呢?
鸟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画眉鸟“带帽”全过程
画眉鸟因善于鸣叫和拥有一条黑色的粗眉纹而得名,属于雀形目 Emberizidae 雀科的鸟类。在中国,分布有 3 个亚种,它们在外观上的差异不大,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海南岛和台湾等地,是益鸟,以食虫为主。
而在国外的这次鸟类摄影比赛中,保加利亚摄影师托比亚斯用他的镜头记录下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群刚出生的画眉鸟出人意料地都“带帽”了。在这组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帽子”从形成到消失的全过程。
据作者介绍,这组照片是在拍摄另外一种鸟类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在保加利亚一个湿地附近,托比亚斯遇到一只成年的黑头黄雀正在为幼鸟喂食。随后,托比亚斯用镜头对准了这只黑头黄雀的巢,发现里面竟然还有 5 只刚出生的画眉鸟。
随着不断地拍摄,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没多久,这些画眉幼鸟就都“带”上了帽子,就像是戴上了一个棕色的绒帽。而且,这些“帽子”的大小、形状都不相像。
最终,这些“帽子”还是在画眉鸟成长的过程中脱落了。据作者介绍,这些小家伙在 10 天后就长得像模像样了。
那么,这些“帽子”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鸟会有这样的神奇现象呢?
画眉鸟“帽子”的真实形态及作用
其实,这个现象以前也有相关报道。比如,一些养鸟爱好者在人工喂养画眉鸟的过程中也发现过类似的现象,还为这种现象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戴孝 。但因为研究不多,“帽子”的具体作用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现象还存在很多争议。
但目前,比较普遍认为这“帽子”其实是幼鸟的眼皮,因为它们还没有发育好而翻到了上面,遮盖住了眼睛,就像是人类异位的皮样襄肿一样。由于这种“翻到”的现象发生在眼皮,所以也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眼睑外翻。而在国外一些网络论坛上,很多摄影师分享的关于画眉鸟“带帽”的照片中,在鸟巢中出现的画眉幼鸟都会有类似的“帽子”出现。这些“帽子”就像是一顶帽子一样遮盖在了小鸟的头上,随着小鸟的不断成长,这些“帽子”会“扣”得越来越紧,同时形状也多变成锥形、漏斗形等。最终,随着幼鸟身体的不断生长发育,这些“帽子”要么被顶掉,要么与头部皮肤融为一体。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养鸟爱好者的人工喂养的幼鸟,也会出现类似的“带帽”现象,但这些“帽子”和野外的画眉鸟“帽子”有明显的区别,形状通常比较小,并且常常只遮盖眼睛的一小部分。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在人工繁育的环境中,幼鸟可能出现类似眼睑外翻现象的概率会增加。
另外,在自然界中,与异位的皮样襄肿类似,眼睑外翻在一些其他动物身上也存在,比如在马、火鸡等身上都曾报道过类似的现象。其中,马的眼睑外翻与基因突变有关。
因此,画眉鸟的“帽子”其实是幼鸟眼睑没有发育好而外翻造成的。不过,这种现象产生的具体原因以及在野生环境中出现的频率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