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为啥会变色?
关于“金鱼为什么会变色”这个问题,原因其实挺简单的。 鱼类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其根本原因是它们的表皮色素细胞中的色素颗粒所决定的(部分鱼类拥有能随意控制色素颗粒的色素细胞,因此才能呈现“躲猫猫”式的变幻条纹或块状)。
而我们所见到的金鱼的色彩斑斓,其实都是不同色素细胞在不同外界刺激下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反应,比如:环境光线强弱、水温高低、溶解氧含量、含氧量、酸碱度(PH值)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色素的合成,从而改变鱼体的表面色素,最终呈现出不同的体色。 在自然界中,我们还会发现一种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当一条鱼处于外界条件极端恶劣,如低温、干旱等生存逆境时,它的体表色素就会发生变化,体色逐渐加深,这种适应性的变化能为鱼体提供更好的保护,避免被天敌发现。而在条件改善后,鱼体恢复原有的体色。所以这也是金鱼变色原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几种外在因素外,鱼类体内的性荷尔蒙也会对染色体的表达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而促使体内色素细胞的色素沉积过程。 而对于人们常说的“金鱼变色是由于情绪波动所致”的说法实际上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因为鱼类虽然没有大脑和神经系统,但是它们也有感光器官以及感知外部刺激的神经末梢,当有外界的应激源出现时,它们也会“看得见”并做出一定的反应。不过,由于金鱼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并不能像哺乳动物和鸟类那样通过改变自身体温来调节色素细胞的色素合成功能,也就是不能主动地根据外界环境而改变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