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睡觉时会缺氧吗?
会的,因为鱼没有鼻子和喉咙(这个“无”字我加粗了,是因为某些生物学家认为某些鱼类有不明显的鼻孔,但那些只是突起而非鼻子实体,而且不能用于嗅觉),所以它们用皮肤来呼吸,如果水里缺少氧气,它们就会浮到水面上来吸气,因为皮肤吸收氧气的效率远小于鼻道吸入的氧气效率。
另外,因为鱼是被动运动动物,它们的骨骼比较柔软(比如软骨鱼体的骨胳由大量软骨组成,而甲壳类则只有外骨骼没有内骨骼),能够灵活弯曲,所以它们可以在水中游动时旋转身体来让背部接触到空气,从而吸收氧气。 不过这种旋转运动是要消耗能量的,并且氧气浓度低于空气里氧气浓度,所以如果在水里溶解氧含量较低,而鱼又很快耗尽了体力而不能转动身体时,它们就会淹死。这时它们会拼命游动,直到溶解氧达到一定程度才停止挣扎。
当然,对于鱼类来说,最完美的供氧状态当然是氧气直接通过口鼻进入鳃腔而被鳃丝摄取,然后经过血红蛋白运送到全身各部分利用。但是这样的吸入效率很低,只有0.1%左右,因此它们必须不停地游动(即使是休眠,也是游动着的休眠),来保持体内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平衡。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所有的鱼类都生活在水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水中才能呼吸。
有些鱼类(如淡水鲈鱼、淡水鲇鱼)可以离水生活好几天,甚至几个月(在淡水中)或几年(在海水中)而不死亡;当这些鱼感觉到环境不适宜时,它们会潜入水底并关闭换气器官以防止自己窒息而死。而当这些鱼类遇到危险时需要逃跑时,他们不会像哺乳动物那样张嘴吸气,而是将肺里的气体呼出,然后尾部用力,的身体就可以向后滑行一段距离,进而转身转向另一个方向迅速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