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寿命有多少年?
1973 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哈佛医学院教授罗伯特·爱德华研究出了一套人类衰老指数表。此后,这一表被广泛用于预测一个人的预期寿命。 这套表格基于这样的假设建立:如果个人在特定年龄时没有患某种特定的疾病,那么他在以后的人生中罹患该疾病的概率就会较小;如果在年轻时身体较为虚弱,那么在中年以后获得强健体魄的概率也会较小,因而早年的身体状况可以大致推断出晚年状况。 根据这套公式,一个 20岁的健康男性,若在 65岁死亡,其寿命大约只有 45年(100-65)。而在 19世纪中叶,英国人的平均寿命刚刚到达 45岁,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当时健在,且身体健康,他活到 65岁的可能性接近 100%。不过到了今天,这个公式已经不再适用了。
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后天的生活方式对寿命的影响更大。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人类的寿命应该可以达到 100岁以上。 现在影响人均寿命最重要的三项指标是:吸烟、肥胖和酗酒。根据这些指标,一个 20岁的健康人,若想在 65岁死亡,他应该至少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中的两个:
1. 在年轻时常抽烟且每天超过 1包,或者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经常暴露在污染环境当中;
2. 年轻时体重过低或过高(超重 20公斤以上);
3. 有酗酒习惯,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目前在中国,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有很多人同时满足多个条件的。因此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仍然低于这个预测值。 但即使按照这个预测值的最低限来估算,到 21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均寿命可能普遍达到 80岁以上。在这套公式当中,影响长寿最重要的几个指标包括:不吸烟、没有二手烟的环境、合理膳食、积极运动以及没有酗酒习惯等。而要想活到 80岁甚至更长,这些因素都必须具备。 也就是说,在 21世纪的中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有望大幅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