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的人容易得什么病?
作为养狗十多年的铲屎官,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养狗并不会直接导致疾病发生,但是不正确的养狗方式会造成各种潜在的威胁。 我们先来说说,不正确的方式会对狗狗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吧! 不让狗狗出门运动,整天关在家里,会让它们心情抑郁,食欲不振,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更容易生病; 给狗狗吃的过饱或者喂食不当,都会引起肠胃问题甚至更严重的情况出现:呕吐、腹泻等等,长期如此,营养跟不上,抵抗力差,自然更容易生病; 长时间把狗狗单独关在房间里或狭小空间里,会严重影响它们的心理健康,出现紧张、恐慌、暴躁甚至是自虐的行为,也会增加患心理疾病的概率; 最后,如果不定期给狗狗做好驱虫和免疫,很容易导致它们寄生虫、病毒、细菌感染,患病率也是成倍增长。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养狗方式有问题了呢? 那么,正确的养护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给狗狗足够的运动量,多交流,培养良好的习惯,科学喂养(包括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定点排便等),及时驱虫和免疫,这样才能让狗狗身体健康,少生病。
当然,我们作为宠物主人,也要定期给自己打流感疫苗,以防被感染。 虽然正确的养狗方式能减少许多疾病的发生,但也不是说就会一劳永逸。 有些隐患,还是会需要警惕的。 例如,如果狗狗已经10岁或以上,那它的牙齿会出现生理性的萎缩,牙根部分可能会裸露出来,出现龋齿的风险会比幼犬要高一些,所以适当喂食磨牙零食,帮助清洁口腔,也是很重要的。 还有就是老年犬的关节问题,年龄的增加,再加上运动不足,会导致它们骨骼脆弱,更容易发生骨折,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它们的体重,补充足够的钙质。
人和狗的共生关系有很长的历史,人类在照料狗时,获得狗的忠诚和护卫,也得到心理的慰籍。狗通过吃人的残羹剩饭得到食物来源,同时也得到人们的保护。这种关系使两者都能很好地繁衍生存下来。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长期的共生存使狗很少能传染疾病给人类。人可能患的传染病,狗一般都不会得,狗能患的传染病,人一般也不会得。人类和狗有共有疾病的极少见,狂犬病就是极罕见的例子之一。
从流行病学的意义上讲,被一条看起来很健康、没有神经症状的狗咬了,尽管有细菌进入人体,一般也不会发病。被一条病狗咬了,尽管病毒、细菌都进入人体,也不一定发病,有发病的,大多数也有一定的潜伏期。
但是从感染的途径和病原学的角度来看,人可能患的传染病,狗不一定都会得;狗能患的传染病,人并不一定也会得。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细小病毒等是危及犬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但人类不会患上;同样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能在人类造成严重后果的病毒,狗也不可能患上。狗和人的相互传染疾病主要是寄生虫病、真菌病、虫害等,比如弓形虫病、疥螨、钩虫等。从目前的流行病学知识看,犬类不会是结核病的传播源。
总的来说,狗可能会感染的疾病(重点是传染性疾病)可分为人类也会感染的和仅有狗才会感染的两大类。仅狗会得的疾病,人类不需要担心被传染。人类会患的疾病中,狗会感染并可传染给人类的主要是传染病、寄生虫病两大类。传染病包括狂犬病(主要由狗传播给猫、牛等其他哺乳类和人类)、破伤风、炭疽、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衣原体病、弓形体病和疥螨、钩虫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