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身上有哪种虫子?
答主也是养鸟爱好者,所以曾经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做了一点功课,与大家分享。 鸟类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蛔目、吸虫目和绦目3个目的寄生虫。其中,蛔目的寄生虫是动物肠道内的常见寄生虫,吸虫目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的表面,而绦目的寄生虫则主要寄生在消化道里面。 这几个目的寄生虫虽然都属于寄生虫范畴,但并不是所有寄生虫都同时存在于一种生物体上。例如,鸡的蛔目和绦目的寄生虫较为常见,而鸭的吸虫目的寄生虫则相对较多。
由于不同的寄生虫具有不同的自然史和习性,且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各有特点,在宿主体内所发现的寄生虫往往并非都是由同一个虫属的寄生虫。 下面以家鸽为对象,总结几种常见的寄生虫。
1.异物。指非寄生性的外部物质,如羽毛、骨头、金属颗粒等。
2.体外寄生虫。包括羽虱(Ptilochirus)和翅虱(Alopecia)等两种寄生虫,常寄生于羽毛丛中。羽虱呈浅褐色至深褐色,雌雄异形,形状似跳蚤;翅虱呈黑色,雌雄同形,形状似白蚁。这两种寄生虫都能飞,喜在羽管附近快速运动,若接触皮肤,常能钻入其中并爬到羽毛顶端。它们都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血液,羽虱还善于咀嚼,能啃食羽毛,使羽毛脱落。两者均会污染羽毛,引起羽毛脱落,但一般不会造成较大伤害。
3.胃肠道寄生虫。主要包括蛔目蛔目寄生虫(含异尖线虫)和吸虫目的寄生虫(主要为异尖吸虫)。 (1)蛔目的寄生虫: 蛔目寄生虫在自然界无处不在。在胃肠道里,它们通过吞食附着的细菌,然后经过消化作用分解成有机质被吸收利用,少数蛔类可侵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去取食,当它移动时,虫体可扭曲成各种形状。
该目的寄生虫在营养上是自养的,但部分种类可在异养情况下存活。当外界环境不适,如气温骤降,饲养者管理不善,致使食物不足或有毒有害气体过多的时候,都可诱发蛔目的寄生虫大量繁殖,导致鸟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2)吸虫目的寄生虫: 异尖吸虫属于寄生虫中的蠕虫类,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口腔里,偶尔也可感染淡水螺类和淡水鱼。但当遇到适于其生长的温度和湿度时,它会从中间部位裂开,钻出来进行活动。
成虫的异尖吸虫雌雄异形,外观形态很像蚯蚓,体表有纵沟,体内有横纹及中空肠,可蠕动,并有口、咽、食道、肛门等腔道,与寄生虫的吸收功能有关。 虫体前端有个突起部,称口囊,内有尖锐的牙齿,用来咬住猎物,咀嚼后吞食。在消化系统内,虫体的后端有一个膨大的神经节,周围有感觉细胞,用于感知外界的刺激。
异尖吸虫的生活史复杂,需经三个幼虫期才发育成成虫,因此必须依靠宿主消化道里的微生物群落作为营养来源。 当含有异尖吸虫幼虫的粪便排出体外时,如果幼虫进入水盆中,它可借助身体前端的有柄吸盘吸附在水池底部,然后用口囊刺破皮肤进入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