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的耳朵有什么特点?
首先,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喜爱! 我是一个热爱动物、好奇心的猫! 以前养过小松鼠,后来不幸逃走了(它不想被关起来) 以下正题: 1.松子的耳廓是很灵活的,可以很轻易的折叠和打开,如下图 2.它们的听觉是非常灵敏的,我曾经在很远的地方放置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它们都能迅速找到并停下啃食!
3.松子有着非常敏感的汗腺,可以很好的控制自身的温度,在炎热夏季,常常可以看到他们躺在树荫下,身体被晒的亮晶晶的,这个时候如果用手摸他们的耳朵,他们会迅速将头侧立起来,并用前爪轻轻的擦自己的脸和耳朵,一边擦还一边用眼睛偷偷的瞄你,似乎在说“别打扰我睡觉,热死了” 4.很多小动物都有自己应对天敌的方法,例如兔子会装死,田鼠会逃跑,而松子则是会鼓腮帮子,当人类伸手接近的时候,他们会在几秒内将自己的身体鼓成一个圆滚滚的球,然后吱吱吱的叫唤着向你的手指咬过来.......
松鼠的耳朵后面有着一排灵敏的听毛细胞,它们可以帮助松鼠听到一些微弱的声学信号。当松鼠受到一些比较大的声音刺激时,听毛细胞就会主动收缩,避免因声音过大而遭到损伤。一旦声音回到正常,它们又会恢复原来的状态,继续“值班”。
在其他一些更先进的手段出现以前,这些听毛细胞曾经是判断松鼠听力的最好指标。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把一些比较常见的声音都用声谱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话,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30千赫兹左右,松鼠的听毛细胞要密集得多,它们对这个频率的声音也最敏感。
为了验证这一结果,科学家又对松鼠的警戒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也显示,30千赫兹附近的高频声比较容易使松鼠惊恐不安。
在自然界,这个频段是树叶抖动产生的声音的频段,这也是松鼠要靠树叶躲避天敌并生活、繁衍的地方。很显然,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松鼠的听觉能力受到了这个环境的塑造,对它也变得越来越敏感,这样,松鼠就可以轻松地利用听觉来判断,自己身处的环境里是不是有了天敌。如果有了,也能准确地发现天敌离自己有多远,从而判断是应该迅速逃走还是原地坚守,以免被敌害所伤。
松鼠耳朵的形状有助于将声音聚集到耳道里并传送到鼓膜处,长而尖的耳朵可以使这一过程更加有效。所以,松鼠等一些小型啮齿类动物的耳朵可以灵活地转动,以便更好地判断声音从哪个方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