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上猫的眼睛不发光?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问一位朋友,他当时这样回答的(原话忘了)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答案是对的!但不够全面,有前提,也有漏洞——因为猫眼睛的光是什么“光”呢?其实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也就是射频电波。这种电波的能量相当大,可以穿透皮肤,深入组织甚至肌肉,引起视觉器官的刺激而产生光感。 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所有这些家养宠物都经历过一个“被人类驯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们的天性渐渐被削弱,而人类的意志则逐渐强化。由于人们喜欢这些小家伙,想拥有它们并亲近它们,于是想尽办法让它们服从于自己,其中就包括利用食物诱导和训练,让它们渐渐失去天性的同时慢慢习得如何与人类相处从而得到人类的庇护、食物及感情,最终形成生物“进化”上的一个奇迹——一个动物能成功驯养另一个动物。
而在这一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动物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不捕猎到人类所提供给它们作为食物的肉类,还学会了一个重要的技能——如何捕捉各种小虫子做为补充营养的来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们需要一种能够照明周围环境的技能,于是,眼睛的夜视功能就发生了(遗传来的)突变,进而得以实现。而这种由食物引导的生物进化结果,在生物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适应(evolution)”。 所以如果夜间出行时,你看到路边草丛中一只闪烁着诡异红光的眼睛,那很可能不是所谓的“鬼火”也不是什么野兽或怪物,而只是一只普通的家猫正在黑暗中搜寻它的晚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