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猫咪体内有虫?
养猫咪的过程中,相信宠主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比较令人头疼的就是寄生虫问题了,因为寄生虫不仅会让猫咪身体受到损害,而且也会传染给人。 所以为了避免寄生虫带来更大的危害,建议每个月都给猫咪驱虫一次(体内+体外),而对于刚买回来的猫咪,则需要加强驱虫次数,可以在经多次驱虫后,再注射疫苗。 当然,给猫咪驱虫也是门“艺术”,驱虫药选择不对、使用方法不当或者是在猫咪身体不适的时候驱虫,都可能导致猫咪出现中毒反应等等。
在准备给猫咪驱虫之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下关于驱虫的相关事项,避免踩坑。 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什么叫做驱虫,其实驱虫就是阻止或杀死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侵入机体,防止发生疾病并减轻潜在的危害。 而我们平常所熟知的驱虫药主要有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等,这些药物具有杀灭线虫的作用,对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然而不同的驱虫药有不同的适应症以及用药禁忌,在使用前最好能够先咨询专业人士,以免使用错误导致猫咪中毒。 除了药物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物理方法给猫咪进行驱虫,比如定期给猫咪剃毛,使用驱虱剂以及使用除蚤梳等,都可以有效地清除毛发上的寄生虫。
虽然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可以有效防治寄生虫的滋生,但我们不能大意,毕竟有些寄生虫的抗药性比较强,简单的清洗并不能全部消灭虫子。 所以为了彻底地消除隐患,还是要按时给猫咪驱虫。
有的家长给猫定期驱虫,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检测,甚至不知道自己喂的有虫药是不是有效,那么可以通过下面的两种方式,检测猫猫体内是否还有寄生虫。
一、检查猫粪便
猫的寄生虫,一般是从消化道进入,然后寄生在肠道内,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查猫的粪便来确定它是否有寄生虫。
首先把铲子清洗干净,然后铲猫粑粑。如果有条件,最好给猫做一次人工猫砂,用卫生纸垫盆,检查起来比较方便。在它便便时,尽可能多的铲一些猫粑粑,放在一次性盒子里,加点水,弄的稀一些,让粑粑和水充分的混合。
然后将漂浮池放入水中。将漂浮池缓慢放入水中,漂浮池会吸收上层的漂浮液。然后从漂浮池取出液体,滴到涂有蜡的载玻片上,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如果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蛔虫卵、绦虫卵或滴虫,说明猫有寄生虫,应尽快服用驱虫药。如果没有虫卵,说明没虫。
如果没有显微镜,你也可以在光亮的地方用灯光照射漂浮池的上层清液。如果看到针尖大小或芝麻大小的白色小点,那可以证明猫有内寄生虫。
注意漂浮池和毛虫纸片是易耗品,有了一定的观察次数后,要更换新的漂浮池和毛虫纸片,否则可能会在显微镜观察中看到以前观察到的虫体。
二、检查猫的耳朵
猫会经常用自己的舌头梳理毛发,清洁身体。如果口中有舔虫子排泄的粪便,虫子的卵或幼体就会附着在舌头上,在清理身体时进入体内。当它们进入耳朵时,它们在温暖潮湿的耳朵里定居,生长和发育,所以当猫有跳蚤、绦虫或蛔虫等体内寄生虫感染时,很容易在猫的耳朵后面或耳廓内壁上看到蜱虫幼虫或线虫或绦虫的节片。
可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理猫耳朵里的分泌物,看到类似白色小点的东西,可以蘸在棉签上,然后用刀片挑到涂有蜡的载玻片上,然后用显微镜检查。
如果没有显微镜,也可以用强光照射棉签,看看是否有寄生虫。
总之,只要发现猫有寄生虫感染,就需要进行再次驱虫。为了安全起见,家里的另外几只猫的内驱虫也需要再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