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狗狗预防疾病?
很多新养狗的主人,在喂养过程中总是被一大堆的疾病搞得手足无措,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担心,对于小狗来说,只要主人注意一些饲养的细节和技巧,就不必为这些常见病操心了。 犬的传染病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三种,常见的有犬瘟热病毒病、细小病毒病和冠状病菌感染(犬副流感病毒)等病毒性传染病,也有犬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肠炎、蛔虫病等。 由于目前大多数宠物医院对传染病的检查不是很全面,因此,我们应多了解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自己判断爱犬是否得传染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或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犬只。 当发现爱犬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呕吐或腹泻等状况时,就应该引起注意,应该及时去医院化验确诊。 如果不能带爱犬去医院,可先采取以下措施来大致确定患的是哪类传染病:
1.观察粪便:如果排便呈稀状且带血色,便中混有大量黏液及血液,则可能患了细菌性肠炎;粪便呈番茄酱色并伴有呕吐现象时,可能是患有阿米巴痢疾;粪便呈黑色并带有脓液则是患有坏死性肠炎;粪便中带血丝可能是患有急性出血性肠炎或犬瘟热,也可能是由于肠道寄生虫引起的便血;如果犬只便秘腹泻交替发生,则可能是患了细菌性食物中毒或者钩端螺旋体病。
2.仔细观察呕吐物:如果呕吐物呈黄水样,可能是得了病毒性肝炎或胃痉挛;如果呕吐物为吃进去的食物,则可能是患有消化不良或者肠胃炎;如果吐出泡沫状粘液则可能是患了胃炎、慢性肝炎;如果呕吐物和粪便中带血,就可能是患肠套叠、直肠息肉或是溃疡病;如果呕吐物的颜色为咖啡色,并且混有粘液和血液,则表示可能是胃部出血,如果是小肠出血则为棕色或黑褐色。
3.观察眼、鼻分泌物:如果分泌物呈脓性或黄色浓稠鼻涕,说明爱犬患了传染性支气管炎;如果分泌物中带有大量粘丝,并不断流出,可能是得了肺炎;如果鼻部干燥、有脓性鼻涕,则可能是患卡他性鼻炎;如果鼻腔分泌物带有血液,则可能是患急性流感;如果出现结膜炎症状,并有脓性分泌物,就说明患了传染性结膜炎;如果眼角膜变蓝,则可能是患慢性肝病。
4.耳部检查:如果外耳道内有浆液性或化脓性分泌物,则可能是患外耳炎;若耳螨,耳部发红发热,则有中耳炎的可能;当耳部流出的液体为浆液性或黏液性时,就可能是患上了巴斯德式菌病;如果耳部发出异味,则有可能是患了外耳炎。 了解了以上这些方法,相信您一定能初步判断爱犬是否有病了,如果有病,一定要尽快治疗哦! 另外,还有几点注意事项要提醒您:
1、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一般幼犬应在58日龄左右第一次接种疫苗,以后每隔2~3周再加强免疫一次,共接种三次;成年犬每年至少要接种两次疫苗,每次注射时应与上次注射的时间相隔一个月以上。
2、定期驱虫。一般幼犬在6月龄之前每月驱虫一次,6个月之后每季度驱虫一次,成年犬每六个月驱虫一次即可。 3、不要随便给狗服用人的药物。人用药通常都含有对人毒性较小的杂质,而狗的肝脏相对较小,解毒能力较差,很容易中毒,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